滬考心語丨志愿回顧與分析
http://www.junmicn.com  2022年8月15日  來源:微信公眾號:上海國子監發布

            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劉玉祥/文

  不經意間,2022年上海高考招生錄取悄然進行兩周,1.2萬余名考生已經通過強基計劃、綜合評價批次、本科提前批次、本科藝體類等招生項目實現了升學目標。這兩天,招生體量最大、涉及院校最廣、社會關注最強的本科普通批次招生就要啟動,大部分考生將在這一批次完成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身份轉換。

  考生的錄取去向是志愿填報的結果。絕大部分考生都能滿意或認可自己所錄取的院校與專業,但每年都有少量考生對此覺得遺憾,甚至懊悔。究其根本,是相關考生所填的志愿表未能準確反映出基于本人實力的愿望次序。

  一般來說,錄取結果不甚理想主要在于以下幾種原因。

  一是過于自信。

  個別考生和家長醞釀志愿的時候,只重愿望,不看現實,過多考慮“我覺得如何如何”“應該會如何如何”,而非根據往年錄取排位合理布局本人志愿。

  有一位520多分的考生,本科普通批志愿從復旦、上海交大填起,一路填報了很多所“雙一流”大學,最后一個志愿定格于華東政法02專業組。根據2022年所有考生的成績分布,這一志愿表顯然屬于填報過高,不出意外將會全部落空。

  還有一位考生,高考成績580多分,綜評批次被退檔。他的本科普通批次志愿中只出現了復旦、上海交大、浙大、南大等校身影,錄取前景同樣堪憂。

  盡管平行志愿模式下,允許考生從最理想的院校與專業開始表達追求,但若把所有志愿都用于“沖一沖”,完全寄希望于“撿漏成功”,是非常不可取并且風險極高的做法。

  二是過于保守。

  少量考生和家長求穩心態明顯,“佛系”對待志愿。

  一位500分出頭的考生,本科普通批次24志愿從上海海大起步,認認真真按照往年各校相關專業組錄取底分一直降序填到民辦本科。這份志愿表本身并無錯誤,但在旁人看來總覺得缺少一點“沖”勁。如果在這位考生心目中,上海海大已經是最為向往的理想院校,那么這樣填報非但無誤,而且可以堪稱“務實典范”。事實上,以500分出頭的成績報考該校還未必能夠錄取得進競爭最激烈的幾個專業,因此表中也算隱含了“沖一沖”的意蘊。不過,除非上海海大“鐵粉”或者再無更加中意院校,否則志愿表達的時候應當考慮體現具備實現可能的更高愿望。

  三是過于在意。

  個別考生和家長對每個批次志愿都很重視。懷著“走過路過不錯過”的想法,不愿失去任何一個機會,凡是看到可以填報的空格,一個不落全部填滿。態度固然可嘉,效果卻未必就好。

  有一位成績還不錯的考生,從綜合評價批次開始,每個批次的志愿都填得滿滿登登,分開來看都沒有問題,合起來看就存在邏輯缺陷。按其成績,能在本科普通批次中錄取一所不錯的雙一流大學,并且極有可能錄取心儀專業。但事實上因為他在本科提前批中填報了某所恰好夠得上投檔的院校,最終被調劑錄取進了他本人并不稱心的專業。雖然被提前錄取了,但這位考生和他的家長殊無半分歡心。

  類似情況每年都有個例,正所謂是“不填心有不甘,填了心有不安”。所以,志愿填報千萬不能抱有“不填白不填”的認知,一定要前后聯動分析,對著各批次志愿逐一叩問自己“萬一真被錄取,是不是比后面批次的可能錄取結果更加滿意”。

  四是過于糾結。

  有的考生和家長翻看專業目錄,覺得這也挺好那也挺好,排布志愿的時候糾結于怎樣填報才能更加“劃算”。

  比如一位接近580分的考生,按照往年位次推算可以“沖一沖”綜合評價批次的A校、B校,但若填報D校會相對穩妥,并且可能錄取理想專業?忌鷮校相當滿意,但家長認為本科提前批中還有更理想的C校,擔心孩子在綜合評價批次被D校錄取后就失去了上C校的機會。全家糾結再三后決定綜合評價批次只填A校、B校相關專業組,本科提前批次一志愿填報C校中意專業組。結果是綜合評價批次與A校、B校擦肩而過,本科提前批次也未能沖刺成功C校,只能等待本科普通批次的投檔錄取。

  這種現象其實比較普遍,如果不糾結,考生也許能夠較早順利錄取自己滿意的D校。接下來,如果本科普通批里能夠錄取同樣滿意的學校與專業,這份糾結沒有副作用;但如果錄取滿意度還不如D校,那么這份糾結的結果就是得不償失。

  五是過于任性。

  有的考生和家長對志愿填報方法理解有誤,認為平行志愿無所謂先后次序,并不考慮投檔的內在邏輯。

  有位考生填報的本科普通批次志愿看上去像張“倒”著填的表,民辦院校填在前面,公辦院校填在后面,最后“守底”志愿是“雙一流”大學;還有位考生的志愿表看上去雜亂無章、毫無邏輯,高分志愿后面緊跟低分志愿,然后又填到高分志愿,整張表上志愿連起來看高高低低、大起大伏。

  如果說,所填志愿就是考生心中的真實排序,那也無可厚非,但大概率上可以認定是這位考生未明平行志愿就里,在糊里糊涂憑著感覺走。其最終收獲極有可能是“錄非所愿”,這也是對自己前途的不負責任。

  上述分析只是數萬名考生中的極端個例?傮w上看,絕大部分考生都能準確理解政策,按照常規思路“出牌”。志愿填報是重要大事,“出奇兵”不如“講套路”來得穩妥和安全。
 關于上海高考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

特別說明: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,華禹教育網(www.junmicn.com)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僅供參考,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

亚洲精品无码国模